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全州志 > 第八卷 水利
站内搜索:

第二节 工程建设

阅读次数:     发表评论

解放前,境内群众饮水均由群众自己解决。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辽冲村群众自筹银329两, 雇匠开石,井内圈砌,井外围墙,并订有护井公约刻之于碑。竹坞村之水井亦有类似碑载。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直关心人畜饮水问题。1965年,自治区给全州县人畜饮水工程投资5000元。全州县在兴修农田水利的同时,兼顾解决了一些人畜饮水困难问题。1958年至1960年, 东山瑶族乡的上坪、东方红水库的建成,不仅使1.1万亩农田免受旱灾,而且使11个自然村, 2163人、820头畜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湘江八字堰工程的建成,使太和拉、豆子滩、马桥头、七里坪等村群众在旱季的饮水困难问题得到解决。另外,对人畜饮水工作,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做出全面规划,设有专人指导,并逐步付诸实施。到1990年底,国家共投资105.17万元,已解决3.34万人、1.64万头畜的饮水问题。
瓦渣地饮水工程,在东山瑶族乡瓦渣地村。1985年该村有238人、221头畜。该村原辟水井晴20天即断流, 常到1.5公里远的湖南省潮盐岩挑水。1972年,县民委拨款2000余元扶助该村修建水柜,因施工质量差,不能贮水。1985年,县水利电力局派员测量、设计、施工、安装水管200米, 从山上引水到村边筑水柜蓄水,投资6500元,投工1052个。该村一般年景的饮水问题已经解决。
石脚盆饮水工程,在朝南乡石脚盆村。1980年该村五个居民小组708人、534头畜,同饮一口岩井,天旱水落,岩深2丈,取水处仅容1人用竹勺舀水。全村排队,挑一担水花90分钟。为了解决该村饮水问题,国家三次投资兴建饮水工程:1964年投资1500元,于消水岩堵潜流失败;1965年投资4000元,于岩潭筑坝装水轮泵提水,因流量小扬程不高而再度失败;1980年国家投资4.2万元,在岩潭安装电力抽水成功,该村的人畜饮水问题得以解决。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