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全州志 > 第二十五卷 文化
站内搜索:

第一节 电影

阅读次数:     发表评论

放 映
民国19年(1930),桂林电影商租借县城王氏宗祠放映无声黑白片《火烧红莲寺》。放映时,旁立一人作口头讲解,此为电影传入之始。21年,外地影商又借县城江西会馆、湖南会馆先后放映无声黑白片《荒江女侠》等。民国24年,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政训处电影巡回放映队,来县体育场放映有声纪录片。28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军迁驻全县,该军配有电影放映队,经常为其官兵、军人子弟学校放映有声纪录片《卢沟桥事变》、《抗战特辑》、《克复台儿庄》等。日本投降后,35年广西省政府教育厅社会服务处电影队偶尔来县放映。同年春,除联合国救济总署电影队来县放映电影外,还有美籍神甫携带手摇发电机供电的16毫米放映机,在天主堂为其教徒放映无声黑白片《哥伦比亚风光》、《非州动物》等。
解放后,广西省文化局电影第二分队于1951年来县作巡回放映。1952年南宁电影商携机来县城首映国产故事片《保卫胜利果实》。1953年省文化局第33分队来县巡回放映。1955年,县文教科建成3个电影队分赴各乡巡回放映。1958年电影大放“卫星”,县电影放映第2队在桥渡村作通宵放映。1964年,农村电影放映实行“三定”(定点、定场次、定收费标准),普及放映规划。1965年推广三镜头幻灯机,县电影站被评为全自治区先进单位。1966年起“文化大革命”期间,将建国后17年发行的影片全部封存,只放映“宝片”《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及8个所谓“革命样板戏”影片。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文革”前摄制的国产片恢复发行,电影上座率逐年增长。仅1979年一年间,放映长片6637场、短片470场,观众达839.8万人次。上缴利润6.82万元。1980年10月,改全州县电影站为全州县电影放映发行公司,放映队伍扩大。1985年,民办电影队共放映14000场;1986年民办电影队共放映23000场。
设 施
1952年,南宁电影商人来县洽商修建电影院事宜,经县人民政府同意,采取干部、职工集资入股(每股旧人民币2万元) 的办法,接收、改建原洮阳戏院为电影院。因陋就简租用一套陈旧设备,于年底正式营业,首映国产故事片《保卫胜利果实》。
1954年, 县人民政府决定将电影院收归地方国营,拨款退还股金。新置“天极”牌4型放映机,并配调财会人员,建立财务制度。
1961年,设全州县电影管理站,辖3个电影队。1963年,电影业务归区文化局统一领导,实行自治区、桂林地区电影公司及县电影管理站三级管理。1966年“文革”开始,县电影站被“夺权”,与电影院合并办公。1971年成立电影管理站革命领导小组。1972年设女子放映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