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全州志 > 第二十八卷 医药卫生
站内搜索:

第二节 中医 西医

阅读次数:     发表评论

中 医
直至民国29年(1940)建立全县卫生院以前,县人一切疾病治疗,全仗中医中药。在这以后一直到解放后,中医、中药在治疗疾病中,起了重大的或一定的作用。中药店以江西、湖南两省客居全州者开设的店铺最多。解放前药店收学徒有个规矩,非江西、湖南人不予接收。中医、中药行以行医兼营药柜的居多数,专营药柜或专门行医的只占一部分。根据县卫生局的调查资料表明:民国时期,境内先后有中医药店、药局、药房173家,其中有8家是同治、光绪年间开设的,白竹田邓光普药店咸丰十年(1860)开键,石塘会龙街张仪和药店同治五年(1866)开设。规模较大的是程仪生(县城)药店。中医、药人员共318人,其中只看病开处方,不设药柜的133家。173家药店分布是:县城、半边街、火车站37家、141人;石塘7家、16人;文桥26家、27人;紫岭、田心12家、13人;枧塘堂福田、石塘屋8家、8人;咸水街、洛江、鲁塘4家、 8人;凤凰大坪2家、10人;安和外枧、万板桥、青龙山8家、9人;绍水、洛溪、梅塘、 高田16家、17人;永岁铺、沙子湾、乐家湾、双桥10家、14人;庙头6家、14人;黄沙河2家、4人;大新、邓家埠5家、5人;白宝村、北山村6家、7人;小和平1家、1人;龙水村、桥渡村7家、8人;两河街、厚桂村、美田11家、11人;大西江、枫木山5家、5人。其中有的中医医术高超,在民间享有盛誉,如永岁乐家湾何纯成专长伤科、正骨和痘麻科,行医30余年治愈病者众多,当地群众称之为“活药王”;石补天于民国17年(1928)从湖南祁东县来庙头定居行医,1956年参加中医联合诊所,行医54年,专长内科、妇科,对病人态度谦和,看病细致耐心,1979年出席桂林地区中医学会,选为理事;安和夏甫仁在本村开设“济世堂药店”,坐堂行医,专长小儿科,常以治病救人为重,对贫苦人家求医,不取财物,生前著有《小儿临证指南》。
1950年12月7日,中央卫生部规定对医院、诊所免征工商业税。1954年县内129家中医药店、堂除了3户药商外,全部免征工商税。同年4月县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中医政策,召开了中医代表座谈会,出席者22人,听取了代表们的意见,逐步纠正了轻视、排斥和打击中医的错误思想和做法。1956年县人民政府从社会上吸收中医10人参加国家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1979年有9名中医人员经国家统一考试合格被录用。到1985年止共吸收了24名中医、药人员参加国家医疗单位工作。
中医人才培养。解放前主要靠自学或带徒弟。解放后对中医人才的培养,一是由上级中医学院培养分配;二是联合诊所的老中医带徒弟;三是县卫校开设中医班。1953年县卫生科统计全县有中医、药人员683人,其中专业中医133人,半农半医335人,半商半医121人,草医94人。到1962年先后带有徒弟97人,至1966年进行了3次考试,合格的48人,定职为医士。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唯成份论的“左”倾思潮影响,部分中医、药人员被迫回家搞农业生产,中医队伍严重减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项工作走向正轨,老中医积极带徒弟。1983年县卫校开办了两年制中医班。到1985年各院校毕业分配来县的中医师25人,中医士10人,中药师3人,连同县内培养的98人共有136人。1990年有中医、药人员841人,其中专业中医203人,乡村医生638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