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历史
站内搜索:

全州禾花鱼探源与养殖

2011-04-30   发表:

  立夏育苗。立夏时节鱼卵基本全部孵化,刚孵化的幼苗非常脆弱,此时要特别精心护理:要防止鸭鸟进田吞食;要保证水不深不浅;要保证田水肥沃(视水的肥度逐渐增放沤熟的牲口粪);且不能常在田边吵闹走动以免幼苗受到惊吓。

  耙田留凼。准备放养禾花鱼的稻田,在插田之前打插田耙时,要有计划地耙出数个水凼凼(即水洼),以便禾花鱼集中娱戏或休息(鲤鱼乃群居类动物),水洼一般留在田的中间或背人处,一般小块田留一两处,大块田留多处。

  小满放养。小满时鱼苗普遍长至约5(半寸长),中稻刚耘田结束进入分蘖期,此时将鱼苗分放到各块田里。放养数量根据田的大小和肥沃情况,每亩放200400尾。放养后,要将进出水口分别用杉树枝“织”成拦网,防止涨水时鱼逃跑。雨季过后,田内要保持深水。若有少量虫害,尽量不用农药,因鱼有防虫作用,稻根部离水两寸的稻飞虱很难逃出鱼的捕食。曾见一次奇观,一条约一两重的鲤鱼,在跃起捕食时,将一只离水面约五寸高的飞蛾一口吞食。

  严防天敌。防止鸭、蛇和水鼠进田偷食鱼,特别是天旱少水时要勤检查。

  补肥催膘。传统中稻的种植过程中,都有“注禾蔸”这一施肥环节,以保证稻田养鱼的“肥水”。在水稻拔杆孕穗需肥量最大时,同时也是鲤鱼长膘最需肥之时。这时需要补肥,传统的中稻补肥方法是“踩行粪”,即在稻田的大行中每亩田踩进几担半生半熟的栏粪(也可以撒施),以保持稻田“肥水”的浓度,也有人向田中撒米糠、花生麸等,目的是促进鱼长膘。

  挖沟捕鱼。水稻经过扬花、灌浆后即成熟,此时的禾花鱼已基本长成,在挖水前10天内要挖禾沟,就是将田埂边的稻蔸连根带泥挖起移位留沟,小块的田挖三方,大块田除了挖四方外,还要挖穿心沟,甚至十字沟,以便稻田挖水时一次性彻底地将鱼捞干净。

  烘制保质。传统稻田养鱼一般亩产鱼三五十斤。禾花鱼肉质细腻,刺少肉多,骨软无腥味,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黄焖、清煮、煎、蒸都好吃,尤以瓦罐煨煮其味最佳。汤开鱼熟,满屋飘香。用鲜活禾花鱼烘制成禾花干鱼仔,是全州人传统保留它的办法。因鲜鱼从稻田中挖出后不管放在什么地方饲养,两个月后,禾花的真味异香便随之消失,但制成腊鱼干后异香如故。全州人称禾花鱼干为腊鱼仔,其成品金黄油亮,闻香生津,久食不腻。全州自古有谚云:“禾花鱼下酒,见者不走。”鱼出田时,户户飘香,全州人古有“见者入席,喝酒吃鱼”的习俗。“腊鱼仔送饭,鼎锅刮烂”,“炒鱼肚货,肚子胀破”,其言实也。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