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历史
站内搜索:

全州禾花鱼探源与养殖

2011-04-30   发表:

  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10岁能赋《笔山诗》、被桑梓称为神童的先祖陶崇公,在考中进士殿试时,将自撰的《宋铙歌鼓吹曲》及《楚词七叙》两书献于皇帝。宁宗爱其才,又见他有柳子厚遗风,就指名他为太子讲读官,专门辅导太子赵昀学习。一年春节省亲时,先祖带去家乡禾花鱼干,赵昀食后赞不绝口,待老师说明该鱼为稻田禾花养成,并说“鲜活禾花鲤鱼的味道那才叫绝呢”,太子横竖要吃鲜鱼。可寒冬季节哪里又有鲜鱼?好不容易等到秋分,先祖奉太子令回乡,备好了数十斤刚出田的鲜禾花鱼,包一条小船,用鱼网将鱼吊入水中,沿湘江到洞庭下长江到京师时,鲜鱼尚活蹦乱跳。太子食后拍手叫绝,又将鱼孝敬皇帝老子。此后,全州禾花鱼名声大噪,理所当然地成了贡品,同时也推动了全州禾花鱼的养殖。先祖在太子登基后(宋代当皇帝时间最长的宋理宗)得到重用。

  蒋冕公云:“乡先贤陶崇初为讲读官,后升右文殿修撰,宝谟阁大学士,正奉大夫,清湘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葬升乡安道市(枣木铺)北路边。公官至侍从,以学识为理宗所宠任,后以忠言谠仪见忤时宰,出补外郡知信州,赍志以殁。公不独文藻之逸发,则平生持守之正亦可概见……”

  半年呵护育真品

  正宗全州禾花鱼的养殖并非易事,从春分到秋分,6个月的精心呵护,要经历以下10个环节:

  春分选田。稻田养鱼作为全州农民主副业从宋末开始。禾花鱼的养殖因宫廷的大量需求,不仅在全县范围内普遍推广,其养殖技术也不断精益求精。宋代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备有自己的鱼种田。鱼种田宜选肥沃、泥底较深的沙壤田,以排灌两便且向阳的高旷田为最佳,田的大小以育种数量而定(忌用冬浸田)。春分过后将田犁起,撒石灰消毒,撒几担沤好的熟粪,过三五天打好老耙备用。

  清明放种。将头年留下的种鱼从水塘中捞出,选几条体短肚大乌色的鲤鱼婆放进田里,每条鱼婆配58条公鲤(以头年健壮的乌色公鲤为最佳,鱼婆以体大为佳,鱼公只讲年轻健壮不论体形大小),放水不能过深。

  谷雨护卵。俗话说:“清明鲢鱼谷雨鲤。”鲤鱼一般在谷雨时节产子,此期间要在田里放进一二十处新砍下的松树枝,让鱼卵产在松针上。放松树枝有四大好处:一是松针耐水浸,鱼卵附在上边不怕掉;二是松针有松脂味,可避免水爬虫等虫害偷食鱼卵;三是松脂的清香,潜默移化地提升了鱼苗的素质;四是松脂之香为成品鱼的清香提供了天然元素。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