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时事
站内搜索:

刘君:山水甲天下 百姓更幸福

2012-12-07   发表:

记者:过去10年,尤其是近年来,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如何彰显科学发展思路的?

刘君:过去10年,是桂林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的十年。尤其是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发展战略,狠抓园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之路,努力让桂林城市靓起来、企业强起来、市民雅起来、百姓富起来,开创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02-2011年,桂林地区生产总值由360.78亿元增加到1327.57亿元,年均增长12.9%。“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12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翻一番以上。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等6项经济指标超过千亿元。今年上半年,桂林有12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工业坚持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打造千亿元产业和千亿元特色产业园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以桂林国家高新区、西城经济开发区、苏桥经济开发区为重点,12县工业集中区共同推进的组团式园区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工业主导地位显着增强。农业坚持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之路,特色效益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和品牌农业成效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全区领先地位。旅游业坚持走高端化、差异化、精品化之路,突出抓好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建设,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29.8∶31.2∶39调整为2011年的18.6∶46.3∶35.1。

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着提升。10年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我们通过强力推进以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和城乡风貌建设为重点的“四大建设”,实现了一大批事关桂林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开竣工,成为桂林历史上建设重大项目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完成投资最多的时期。开工建设了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贵广高速铁路、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桂林至阳朔、全州至兴安、桂林绕城、市区至两江国际机场等8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二级公路和乡乡通油路目标。全力推进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创业大厦、“一院两馆”、新区路网、原住民小区等一批基础性、标志性和带动性项目进展顺利,新区形象初步彰显。加快推进“三桥十路”、“1212”工程和“两江四湖”二期工程,老城疏解提升成效明显。城乡风貌改造特色凸显,各县县城和重点城镇建设改造步伐加快,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桂北城镇群。

回顾10年,桂林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革作为第一动力,把“可持续”作为第一导向,把为民谋利作为第一要事,举全市之力,赶超跨越。

记者:近年来,桂林为广西“生态强区”建设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刘君: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科学保护漓江的重要批示精神和自治区对桂林生态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多措并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之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生态答卷”。

一是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全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考核当中,切实做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步部署、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城市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桂林的环境质量指标在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中名列前茅,“城考”成绩连续17年保持全区第一。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69.05%,居全区前列。

二是始终坚持科学保护漓江,着力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长期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将保护漓江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保护漓江,取得明显成效。尤其近年来,我们成立了漓江流域管理委员会和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积极从立法层面推动自治区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和实施了《桂林市漓江饮用水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等20多个地方规范性文件。全面启动实施漓江源头水源林保护、漓江两岸及水域环境保护、漓江两岸绿化美化、漓江两岸富民惠民、漓江水域管理、漓江景区旅游产品策划“六大工程”,突出抓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桂林市漓江防洪及补水枢纽工程、“两江四湖”二期桃花江整治和漓江支流综合治理工程、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程、环保基础设施、农村能源、自然保护区等建设以及漓江5A景区整改、沿岸多元化旅游产品开发,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规范漓江竹筏运营模式,着力构建科学保护漓江的长效机制。

三是始终坚持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坚持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关,全面启动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市本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2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部完成,扎实推进产业转型,提升了可持续发展水平。

记者:近年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桂林着力实施了哪些惠民工程,推出了哪些惠民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君:我们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每年实施为民办事实工程,交出了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这些年来,桂林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在全区率先全面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多渠道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新一轮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成效明显。科技创新成效显着,是全区惟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义务教育水平位居全区前列,荣获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城市称号。“诚信计生”经验在全国推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区领先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882元、6325元,是2002年的1.3倍和1.5倍。

面向未来,结合桂林实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和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加快培育打造千亿元产业和千亿元园区,全力推进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建设特大城市,不断开创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山水名城的新局面。(记者 骆展胜)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