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名人传记
站内搜索:

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

2010-12-27   发表:

          

      石涛(1641—1718年),姓朱名若极,字石涛,明靖江王赞仪十世孙,全州湘山寺僧,释号元济、道济,号苦瓜和尚、大涤子、小乘客、零丁老人、清湘老人、瞎尊者等。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出生于桂林靖江王府。公元1650年,桂林靖江王府被南明瞿式耜占领,年仅9岁的石涛面对国破家亡的窘境,逃到湘山寺里剃发为僧,晨钟暮鼓相伴21个春秋。正是这片大地如图似画的自然景观,赋予了他翰墨丹青的灵秀,30岁那年不甘寂寞的他,毅然冲破释门清静无为的禁锢,离开了湘山寺,走向大自然去探索绘画创作历程,立志“搜尽奇峰打草稿”。游历了大半个中国,饱览名山大川。他在安徽宣城敬亭山结识了以画黄山风景著称的画家梅瞿山,后又到南京与名画家戴本孝为友,终于成为清初著名画家,与八大山人(朱耷)同开扬州画派之先声。人称“大江以南第一。” 
       石涛擅长画山水、兰竹、人物及园林叠石画作。意境开阔新颖,有独创风格,兼攻书法诗文,其书法行、楷、隶诸体皆精,有“寸纸尺壁”的美誉。楷中有六朝造像笔意,隶书“散朴有致,不检绳墨”,书画同出一折,“师古求新”,清包世臣列其作品为“逸品”。书作《记雨歌》以绘画的大写意笔法,朴朔迷离,意境苍莽新奇。《浦塘秋影图轴》则以书法笔意入画境,笔笔潇洒爽捷,营建“我之为我”的独到之处,有深远浑然之意。 并著写了画坛论著《石涛画语录》,对后世画坛影响巨大。名列“扬州八怪”的高翔、郑板桥、金农三人均系石涛的弟子。石涛的画作对后世卓越的画家,如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及傅抱石等,影响甚大。湘山有情,湘水有义,石涛在依依不舍地告别抚育他的湘山寺时,在飞来石上留下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画作《兰花图》。
       全国现存的石涛遗作中只有两幅石刻《兰花图》,一幅在扬州,一幅在全州。兰花碧叶迎风招展,欲拂行人,暗香隐隐,似从石壁逸出,一笔一画,巧夺天工。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